中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我国地热资源类型多样,分布广泛。据估算,埋藏深度在 3 千米以浅的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总量相当于 1.25 万亿吨标准煤,埋藏深度在 3 至 10 千米的深层地热资源规模相当于 856 万亿吨标准煤2.
高温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的台湾省,以及地中海 — 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的西藏南部和云南、四川西部。中低温地热资源则遍及全国各地,如福建、广东、湖南、湖北、山东、辽宁等省,且在京津冀、陕西渭河盆地等地区分布广泛.
发电领域:高温地热资源可用于地热发电,如西藏的羊八井地热电站是我国著名的地热发电项目。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高温地热资源勘探的深入,未来在西藏、云南等高温地热资源丰富地区,地热发电有望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.
供暖制冷领域:地热能可直接用于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,目前我国已建成地热供暖和制冷面积 13.3 亿平方米,折合装机 92.4 吉瓦,年可替代标准煤 2441 万吨,可减排二氧化碳超过 6000 万吨,在北京城市副中心、雄安新区、黄河中下游城市群已形成规模利用 。在北方地区,地热能供暖可有效缓解冬季供暖对传统能源的依赖;在南方地区,地源热泵技术可用于夏季制冷,市场潜力巨大2.
工业应用领域: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能,地热能可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热源,用于食品加工、纺织、造纸、化工等行业的加热、烘干等工艺,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1.
农业领域:利用地热能可进行温室种植、水产养殖等。例如,在北方寒冷地区,利用地热温室可实现蔬菜、花卉等农作物的反季节种植,提高农业生产效益;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水产养殖场,可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1.
康养旅游领域:温泉旅游是地热能利用的传统领域,我国温泉资源丰富,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,以温泉疗养、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越来越受欢迎,如北京小汤山、河北雄县等地的温泉旅游疗养基地,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.
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,开发利用地热能可有效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,降低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,对实现我国 “双碳” 目标具有重要意义。据相关数据,目前我国地热能直接利用规模长期稳居世界第一,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超过 6000 万吨,未来随着开发利用规模的扩大,其减排贡献有望进一步提升2.
国务院印发的《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提出因地制宜推行热泵、生物质能、地热能、太阳能等清洁低碳供暖,探索深化地热能以及波浪能等开发利用。此外,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,如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、金融支持等,为地热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